“被動房”概念源于歐洲,是一種以性能為基礎的建筑標準,該標準的重點在于顯著減少建筑物用于維持室內恒溫而主動制冷/熱的能耗。相同規格下的木結構被動房比普通的木結構房屋要節能90%以上,并且如果在房子上安裝了可再生能源設施,如太陽能光伏板,被動房甚至能夠成為“零能耗”的建筑,即房子的能量供給全由自身生產,同時達到“零碳排”。
眾所周知,木材是一種天然的隔熱材料,實驗證明,木結構墻體比普通混凝土墻體在相同厚度的情況下保溫能力要高7倍左右。被動房與普通的北美木結構建筑采用的是同一種結構體系,只是保溫、隔音、氣密等方面做得更為出色。建筑物需要有精密的建筑設計、極好的氣密性、超強的保溫性以及熱回收通風系統等等,通過全面提升建筑技術,才能夠達到嚴格的“被動房”標準——制冷與采暖年平均能耗小于15kWH(m2a)。
奧地利作為在此領域的科技領先國,通過2010溫哥華冬奧會的平臺,在加拿大卑詩省惠斯勒度假村建造了第一棟被動房——“奧地利被動房”,向世界展示了這項綠色建筑技術。隨即,Durfeld Constructors建筑公司作為奧地利被動房項目的加拿大合作方,就此開啟了被動房在加拿大以及北美地區的建造與推廣,該項目也成為Durfeld Constructors建筑公司轉向綠色節能建筑領域的里程碑??紤]到被動房的經濟可行性,房子的墻體、屋頂以及樓板都會通過工廠預制,現場拼搭的方式進行建造。
“彩虹被動房”項目是加拿大第一個自產自建的被動房項目。在這個項目中,各種結構部件都在距離項目工地幾百公里的工廠里事先制作完成,僅僅用了4天半的時間就完成了二層木結構的現場拼裝。房子采用了2×10(英寸)規格的墻體,是常規北美輕木結構墻體的2倍,這樣就能在墻體內填充更多的保溫材料,完成后的墻體R值約為50,而常規加拿大建筑對R值的要求僅為20。房子還采用了三層玻璃的窗戶,以保證它的保溫性。在這個項目中,CLT交差層積材木板(Cross Laminated Timber)替代了常規的木框架擱柵,這種新型的工程木產品具有更優的剛性和強度及更好的防火性能,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于4層以上的木結構建筑中。最后,彩虹被動房將安裝地緣熱泵,它會事先加熱將要進入房子的新鮮空氣。如果在夏天,空氣同樣也會經過預冷再進入房間。整個項目預計今年12月竣工。
隨著人們環保知識的增長,溫室氣體排放和過度消耗能源所導致的環境問題,已經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。全球建筑能耗占了全球總能耗的40%,低能耗建筑是節能減排時代的最重要戰略,被動房系統為顯著減少建筑能耗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。被動房不僅僅節約了能源,它還具有舒適、恒溫、隔音、耐久等等優點,并且有利于健康,特別是對一些容易過敏或有哮喘的人群而言,因為被動房采用了空氣循環過濾系統,能源源不斷地為室內提供優質的新鮮空氣。